林文映:客家祠堂

2022-08-12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8-12 at 6.00.38 PM (1).jpeg

在香港行山走村,尤其在新界,一定會遇見大大小小的祠堂。

在傳統客家村落,居民聚族而居,「族必有祠」。

有的氣派堂皇,有的顯得簡陋,但初心都是一樣的,就是同宗認祖,感念祖德。祠堂是宗族的象徵和圖騰,除了用來祭祀祖先,亦是族人議事聚會之所。祠堂不僅是聯繫族人的紐帶,亦是記錄宗族源流,對訪客展示崢嶸歲月的重要窗口。

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肖文評教授認為,客家人每年擇日在祠堂舉行祭祖儀式,一為表達崇祖敬宗之情,祈得到祖先庇佑,二則希望通過祭祖維系族人感情,增強宗族凝聚力。

WhatsApp Image 2022-08-12 at 5.53.07 PM (1).jpeg

舊時候,客家人的祠堂有點像歐美的教堂,是舉行婚嫁儀式的重要場所。按照客家鄉村的傳統,結婚不僅是個人之事,亦關乎全族,因為婚姻與傳宗接代、香火興旺密不可分。據龍岩學院閩台客家研究院執行院長張佑周介紹,在閩西一些地區,正月初一或元宵佳節,新婚夫妻要聚在祠堂前,由一個有福有壽有威望的族長手拿打面木槌,逐一輕輕敲打新人左右肩,邊敲打,邊講些新婚美滿、白頭到老的祝福語。此習俗在香港應該是見不到了。

與結婚同理,客家人添丁生子,也被認為與祖先有關,因此要在祠堂舉行活動。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研究員周雲水認為,在梅州市興寧地區,盛行在祠堂「響丁」又叫「上燈」的習俗。客家話中,燈與丁同音,上燈亦即添丁。

WhatsApp Image 2022-08-12 at 5.53.09 PM.jpeg

漢族設祠堂的歷史悠久,但可能以客家民系最為執着。客家人的歷史很大程度上是遷徒的歷史,先民們無論飄泊海角天涯,安營扎寨、懇荒拓植時,首要任務就是安置好祖先的牌位,如同飄泊的船,停靠時總需要錨,心中才能踏實。

WhatsApp Image 2022-08-12 at 5.53.06 PM (1).jpeg

這也解釋了為甚麼彈丸之地的香港,有三百多個客家村,祠堂隨處可見的原因。香港政府教育局編撰的小學常識科,有一小節就專門講解《祠堂的由來》。

香港地較有規模的祠堂,通常有三個廳房: 門廳、正廳及祠廳。廳房之間設有客家人稱為「天井」的庭院,作通風及採光之用。祠堂記錄着家族的事跡與傳統,亦凸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文化特色。走訪這些大型祠堂,不難發現香港與大陸在傳承客家文化的內在聯繫。以筆者家鄉梅州的壽山公祠為例,建於康熙時期的1697年,為明末清初客家宗祠的建築風格,距今逾三百年歷史。公祠三進四橫,上、中、下三堂均保存中原府第的格局。

WhatsApp Image 2022-08-12 at 5.53.08 PM (1).jpeg

中國近現代史上,客家英才輩出,這與客家人崇文重教有極大關聯。事實上,高大肅穆、寬敞明亮的祠堂非常適用於教學場所。通過辦學提高本族子弟的文化水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是提高宗族聲望的捷徑。也因此,客家宗族捨得花錢興辦學校,鄉紳除了慷慨捐獻,亦鼓勵族人眾籌,集腋成裘,聘請良師。

贛南師範大學客家研究院院長林曉平認為,把祠堂用以興辦學校的做法,在清末民初達到高峰。

WhatsApp Image 2022-08-12 at 5.53.04 PM.jpeg

甚至現在,仍有不少祠堂作為中小學的教學場所。例如,福建連城縣廟前鎮的楊氏宗祠「孔懷堂」佔地面積數畝,在民國期間頗有名氣的「連南中學」就建於此。

WhatsApp Image 2022-08-12 at 5.53.06 PM.jpeg

祠堂在粵、贛、閩、台不同地方,又稱家廟、祖堂、公廳。隨着族人的開枝散葉,祠堂可分為宗祠和家祠。宗祠是大宗的祠堂,家祠則是兄弟分家,子嗣繁衍之後所建,用於供奉俗稱「分房」的祖先。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