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九龍坑榕樹下的花燈會
香港有很多「坑」,還有不少「塘」,大水坑、坑口、黃竹坑、九龍坑、油塘、大塘湖、九龍塘 ⋯⋯
客家人從前起地名喜歡用「坑」字。因為聚居深山老林河汊溪澗,遇到坑坑窪窪其實是生活常態,地名以坑而起,也就再自然不過了。
(六十年代九龍坑全境)
筆者最近受楊偉光村民邀請走訪九龍坑並體驗花燈會。這是一個典型的客家村。村裡口有很多老人抱著小孩在村前的大樹下玩,講客家話。這種田園牧歌的景象,在香港已是「買少見少」了。客家話中「丁」與「燈」同音,添丁的村民從前會在這一天帶一盞燈掛到樹枝上,向宗族報喜。
客家人逢節慶都拜土地伯公,各戶自帶供品。但九龍坑與香港許多客家村不一樣,村民依然用客家話而不是用粵語念念有詞。這個習俗在客語愈來愈邊緣化的世代,顯得很不容易。今年「花燈節」,當日所見,男女老幼排隊給土地伯公上香,秩序井然。年邁或抱嬰者優先,展示了客家人尊老愛幼的傳統,場面感人。
遇節慶必舞麒麟及敲鑼打鼓,這是「標配」。銅鑼非常沉重,幾乎拿不動,可見打銅鑼的人除了要有專業訓練,還要很有力氣,小女子如我也跟着嘗試,但累得手腕都幾乎掰斷了。有一位80多歲的老人卻玩得虎虎生威,古銅色的臉龐顯得中氣十足。他說銅鑼的歲數比他還「年長」,祖祖輩輩就這麼傳下來的。
位於新界大埔,九龍坑村被綿延的山巒環抱。據說因村後有九條山澗飛流而下,山勢凹陷處謂之坑,由此得名「九龍坑村」。該村背枕雲山的西北麓,往南可遠眺大埔,向西是大窩,東覽大埔海及沙羅洞等山谷平原,北臨屏風山,實乃大埔視野最佳的洞天福地。
相對於新界其他鄉村,九龍坑村立基較遲。1819年編《新安縣志》中,並無該村的記載。直至同治初年編的《廣東圖說》才見九龍坑村的出現,被劃歸為新安縣九龍司巡檢管轄的七都。同期,在意大利和神父(Simeone Volonteri)繪的1866年「新安縣圖」,也標記了該村。1899年,輔政司駱克在接收新界的報告中,該村共有130名客籍村民被登記入冊。
這是一個雜姓村,李、陳、彭、徐、王等姓氏先後遷居至此。其中陳氏是從九龍坑村後山的流水響雲山下古村遷來。如果再往上溯源,先祖來自五華大嶺背,由於原聚居地水源耕地皆貧乏,再遷現址,與李姓等共建圍村。
(筆者贈書拙作給老村長陳帶福、侯任村長李仕威。)
據陳帶福村長憶述,小時候常進山砍樹劈柴,雲深不知處,但憑山嶺起伏的線條,可數出九條坑。遇大雨傾盆,溪流順勢而下,匯聚成多個水塘,亦稱「大涌」。
在東江水沒有引入香港的上世紀中期,港英政府常常實施供水管制,但九龍坑村民卻不缺水。據陳村長憶述,那些年一下雨就水浸,旁邊有個井,常常「河水犯井水」。由於是山泉,潔淨清甜,當年港島、九龍甚至有許多人駕車前來,村民裝滿一桶桶山水在榕樹下兜售。
正所謂鍾靈毓秀,九龍坑村有全港唯一的盤王古廟,建築方正,在廟宇建築中別樹一幟。多年前,有一名來自禾坑的尼姑主持。她還懂得中醫學理,為眾多善信開藥解籤,加上盤王有求必應,古廟長年香火鼎盛。
古廟坡道旁有水花飛濺的溪澗,有粗短的石橋連接。石橋未鋪前,村民要捲高褲腳涉水抵對岸,騎馬的人也要下馬步行。古廟不遠處有一個蝴蝶山莊,別有一番詩情畫意。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