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從深山奔向大江大海

2020-12-29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3241609233581_.pic_hd.jpg

疫情嚴重,閒賦在家,最近與大洋彼岸的客家鄉親通電話的機會多了,其中一位是客家研究的開山鼻祖羅香林的姪孫羅繁亮。

羅繁亮先生多年前從香港移民美國,現居波士頓。既是梅州老鄉,自然聊到客家話題。他說,客家遷徙天下,四海為家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是中華民族的恥辱。筆者研究客家多年,還是第一次聽到如此直率的觀點,大驚。細思之下,覺得不無道理。中國人有一句話叫「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朝難」。畢竟,如果安居樂業,誰願意像無根的浮萍一樣飄泊呢?

3251609233582_.pic_hd.jpg

3221609233579_.pic_hd.jpg

縱觀數千年華夏文明發展史,由於西域的擾攘、中原的戰亂、北方王朝的南向擴張等因素,漢人不斷南遷。發生在公元755年,持續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對大唐盛世帶來巨大衝擊,導致「天下久承平,百姓數代不知兵」的中原和江淮的人民流離失所。始於公元874年,長達10年的王仙芝黃巢之亂,更是成為壓垮盛唐的最後一根稻草。這類例子還有很多,例如發生在西晉時期的「五胡亂華」,導致中原政權及文明第一次南下,漢族人口大規模從黃河向長江、珠江流域遷徙,史稱「衣冠南渡」。客家人的五次大遷徙,都與華夏亂世的時代背景密不可分。

翻開中國地圖,武夷山脈長達500公里,在末端形成閩、粵、贛三省的接合處。這個區域層巒疊嶂、蒼山如海,涵蓋閩西、粵東和贛南。

3231609233580_.pic_hd.jpg

3211609233577_.pic_hd.jpg

這裡從來就不是中國的政治或經濟文化中心所在,而是「山高皇帝遠」的窮鄉僻壤,直到明代都一直被視為荒蠻之地。但這塊避世淨土,卻孕育了獨特的客家語言和文化,並成為客家人的發祥地。這個區域的許多河流,包括汀江、東江、梅江、韓江,被當地客家人稱為母親河。

客家作為漢民族一個重要的民系,在紅塵亂世掙扎求存,在歷史長河中呈現出堅韌的生命力。他們從中原輾轉來到百越棲居的南方邊陲地區安營扎寨,再以此大本營奔向大江大海。

近代以降,中國掀起的太平天國運動,在中國社會掀起巨大波瀾。客家人是台灣、南洋諸島最早期的開發族群之一。客家人的遷徙,既是華夏文明史的一個縮影,又是從深山走向世界的歷史。

3261609233582_.pic_hd.jpg

客家人奔向大江大海,不外乎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以上所述歷朝歷代的政治動亂帶來的黎民百姓流離失所。

其次就是日益增長的人口與自然資源的矛盾。所謂的「地大物博」,對偏安山地客家人來說是笑話。漂洋過海,出外謀生,是服從現實的無奈選擇。在筆者家鄉,清光緒年間所著《嘉應州志》記載,「本朝休養生息,丁口滋蕃,故在國初,已有人多田少之患⋯⋯今則謀生俞艱,所幸海禁已開,倚南洋為外府⋯⋯」。這裡所說的南洋,就是馬來半島,或東南亞。民國年間編撰的梅州《大埔縣誌》載述,「山多田少,樹藝無方。土地所出,不給食用。走上川,下南洋,離鄉井,背父母,以蘄補救。未及成童,既成遊子,比比皆是」。

3281609233584_.pic.jpg

3291609233585_.pic_hd.jpg

其三,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西方列強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太平天國失敗之後,大量的太平軍官兵及其家屬,被「賣豬仔」至北美洲、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島做苦力。已被清廷割讓給大英帝國的香港,成了當時豬仔買賣的集散地,以及客家人漂泊海外的最主要棧道。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