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香港物產與客家
疫情稍緩,限聚令放寬,日前去了一趟屯門碼頭吃海鮮。香港吃海鮮的地方,除了屯門,還有西貢、鯉魚門、流浮山、布袋澳,每個地方都有客家人聚居。
但海產不是香港開埠前後的唯一物產。許多產業如香料種植、曬鹽、採珠、打石,都已湮沒在歷史塵煙中,知之者越來越少。
曾幾何時,香港出產一種香樹。大嶼山、九龍半島、沙田、大埔的土質,適合種植這種植物。材質不但可以燒香,而且可作藥材之用。當時好多人用以熏衣服、保持居室香味,就像現在的檀香、沉香。
這種樹的原產地在安南,即今時的越南,唐朝的時候移植廣東。在明朝,香港及寶安都隸屬東莞,所產的香叫做莞香,最好的莞香叫女兒香。人們利用香樹製作各式各樣的線香,用以拜神、避邪、驅逐蚊蟲。這種香非常暢銷,通常在香港仔集裝,然後從珠江運給廣州的批發商,再販售到長江流域,行銷江浙。
就香港而言,以沙田出產的香最好,其次是大嶼山,沙鑼灣的也頗出名。當時產出的香都要經沙田轉運至古時稱為香埗頭的尖沙咀,再轉至香港仔。
大嶼山現在還有香樹。清道光之前,太平山叫印駝山,香港大學附近是運香的必經之路。香港仔的黃竹坑是一代巨商周壽臣爵士出生及成長的地方,以前有一個村名叫小香港,香港因盛產香樹出名,所以名叫香港。英國人初來乍到之時,商船停泊在赤柱,有疍家帶他們在香港仔登陸。英國人問清此為何處,就在地圖上標注Hong Kong 。有學者從英文拼寫考證,可知這不是純正廣東話或者官話(即現在的普通話),而是疍家話。
香港的命名,首先它是一個港口,而且有大量的香料輸出港口,故名,而不是傳說中的以海盜「香姑」,抑或銅鑼灣附近「紅香爐」命名。除了香樹,香港還有其它物產,最出名的是石頭、鹽、珍珠。
漢朝開始,香港就出產大量的海鹽。西貢鹽田梓、新界錦田、九龍的馬頭圍、官塘、牛池灣、大埔、沙頭角都有非常好的鹽場。如今的土瓜灣一帶,在宋朝時叫「官富場」,當時有鹽官進駐,軍隊鎮守,叫「官富寨」,元朝之後易名為「九龍寨」。
南宋末年,蒙古兵攻佔杭州,兒皇帝由文天祥、陸秀夫護駕南下,經福建來到廣東,並在官富場設立海上行朝,文武百官曾經在此辦公,宋王台、二王殿皆當時遺址。
現在這些地方已經看不到鹽田,但可以找到一些遺跡。在西貢碼頭對開海面的鹽田梓,至今還有經過保育用於觀賞的鹽田。
四面環海,香港還盛產螺,小的叫珍珠螺,大的叫Y螺。大嶼山、擔杆山都曾是產珠的地方,以大埔海的出品為最好。
因為珍珠價值昂貴,所以好多人以採或養殖珠為業。舊時大埔的船灣有碼頭,採螺拾珠,漁舟唱晚。大埔海一帶聚居五千戶,逾萬人以採珠為業,千帆競發,蔚為壯觀。
香港的發展與採珠業很有關係。廣東以珠命名的地方不少,如珠江、珠海。粵語常用珠圓玉潤、珠光寶氣形容奢華殷實。女人的名字亦喜歡用珠字,因珍珠寓意美麗高貴、光彩照人。
香港的傳統產業流變,除了商業及社會發展,有其歷史因由。明朝末年,鄭成功以反清復明為號召抵抗。清軍攻陷浙江福建,鄭成功退守台灣。清政府無法剿滅,於是堅壁清野,勒令沿海五十里以內住民遷徙。康熙元年開始執行,本港的沙頭角、大埔、西貢、獅子山都在強遷範圍。當時獅子山上設有峰火台,監視住民嚴禁下海,否則斬殺。海禁政策延續了二十多年,沿海山地田丘逐漸荒蕪,種植香樹、煮鹽採珠的技術工人亦已作烏獸散。
後來鄭成功不再為患,朝廷下令「復界」,但願意返港復籍者稀疏。政府於是廣招苦工懇荒拓植,離九龍、新界最近的就是東江沿線的粵東客家人,來者尤以惠州為最多。
但是傳統客家人只會耕田、打石、讀書,也能吃苦,卻不擅種香樹、煮鹽、採珠。所以在康熙乾隆雍正三朝遷來香港的客家人,不僅改變了九龍、新界的族群比例及鄉土風貌,還推動了本港產業生態的嬗變。
舉一例,香港有大約二百年的採石史,但開山裂石並製成各式石材,都是以客家人為主力。開埠早期,漁農等行業固然最為主要,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採石業曾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全盛時期港九新界有逾百個石礦場。採自東九龍一帶的優質花崗岩,是早期「香港製造」的信心品牌。除了用於本地,更遠銷外埠,比如落成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的廣州「地標建築」天主教聖心教堂,所用的花崗石就是從香港進口。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以採石為業者仍佔全港總就業人數的8%。因為「六七暴動」,政府嚴格規管炸藥使用,採石作為香港本土產業無可奈何走向式微。維多利亞港東端的鯉魚門,就是從石礦場成功轉型為海鮮街的經典案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