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隱世客家村--蛤塘
這是一個隱世客家村,位於西貢船灣之東北山地,無馬路無公共交通工具,但有水陸兩路可達。走水路要在沙田馬料水碼頭搭一個半小時渡輪,在荔枝窩下船之後翻越幾個山坳;走陸路從大埔搭的士去烏蛟騰,再行兩小時山路翻過吊燈籠,抵達蛤塘村。
蛤塘在人丁最興旺時期也不過百餘名村民,每家都養豬養雞、種稻和果樹。但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村民因農村生活艱苦及交通不便,陸續移居到市區或漂洋過海到歐洲謀生。最後一位村民自1976年搬走後移居英國,村莊從此斷水斷電逾40年。與鄰近的梅子林、鹿頸村一樣,蛤塘村民只有在淸明、重陽才回來拜山。
不久前,筆者在蛤塘村長范秤有、梅子林村長曾玉安的陪同下,帶着「香港孫子兵法國際研究中心」、「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的老友踏上「客家村導賞之旅」。路上還能看到官府的路牌標誌「蛤塘」,但有村民說此地應叫「桔塘」,因為這條有數百年歷史的客家村以種桔聞名,「種桔為主,每年年廿五、廿六就運出去賣,家家都有果園」。除了柑桔,還種木瓜、沙田柚、蕃石榴、楊桃、黃皮等客家山地常見的水果。
十多年前,村民范運發立志復村,與太太用手推車將一包包逾百斤水泥,由臨海的荔枝窩碼頭推上山,逐點復修舊村。也因此,在蛤塘土生土長,現年67歲的發哥有港版「愚公」之稱。
蛤塘是客家村,村民皆姓范,據說是一代名臣范仲淹的後裔。筆者問發哥祖上是大陸哪裏來的客家,發哥說,「只記得阿爺話係寶安縣南頭過來」,且族譜消失了,無從考證。
地處深山老林,上學不易。發哥與大多數同村孩子一樣,只讀過小學六年級,通常走四十分鐘山路到荔枝窩的學校,也有同學仔搭「街渡」往返沙頭角,或是翻山越嶺去粉嶺、沙田的學堂。
十五歲那年,發哥就不上學了,開始進城謀生,先是做原子粒廠工人,其後做洋服、麵包師傅,再飄洋過海去荷蘭做廚工。
年逾半百回村,發哥發現昔日充滿歡聲笑語的故鄉已成廢墟,倒塌的屋頂墻垣爬滿青藤雜草。他和妻子決心重復村落舊貌,「首先是清理堵塞,然後調校水喉,才有水用」。他從荔枝窩碼頭搬水泥上山,在原址修復祖屋,「四個轆木頭車就咁推上嚟,一包紅毛泥幾重?差唔多成百斤」。發哥發嫂曾經由早上6時搬到晚上9時,只搬到16包水泥,但興建一間屋至少要過百包水泥,耕時三年才把祖屋修整成形。
田園生活看似寫意,但流浪牛、野豬趁晚上闖入菜園,把瓜果菜葉吃清光,砍柴時遭遇大蟒蛇是常態。發哥說,「到目前為止,大蟒蛇已吃了我養的四只貓」。
近十年來,客家廢村吸引了來自政府、學術及民間各界團體前來從事保育及活化項目。蛤塘及荔枝窩有許多原生態植物可以利用。有團體把鮮花再加入洛神花、薑黃製作獨特口味的雪條,把埔薑曬乾、蒸餾、油浸,製作成可以保濕的護膚品,用當地種植的水果加入茶葉,製成流行飲品「康普茶」。
香港大學負責活化的團隊,推出「永續鄉郊」計劃,在荔枝窩種植了七百棵咖啡樹。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高級項目經理戚曉麗透露,香港經常被指天氣太熱且地勢低,不適宜種植咖啡。但事實上,香港處於咖啡生產帶,且產品品質取決於好多因素,包括種植、收成處理、烘焙以及沖泡方法。荔枝窩水源無污染,可直接使用山水,蟲害不算嚴重,種植過程相對容易。下一階段擬透過收集咖啡渣,種植可以食用的菇菌。
在蛤塘流連,可見黃牛、果子狸、色彩繽紛的蛺蝶等壁畫映入眼簾。多個藝術家進駐留下的創作,吸引不少遊人「打卡」。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